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

張銳輝﹕倒退的「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」

張銳輝﹕倒退的「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」







張銳輝﹕倒退的「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」



(明報)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05:10




【明報專訊】去年10月,特首施政報告首次指出要設立獨立的「德育與國民教育科」,並預計要在2013學年推行。當時社會上已就應否改變現時滲透式校本自決的公民教育模式、對國民教育內容及推行手法的憂慮等問題,引起了廣泛討論。然而,制訂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課程的專責小組,稍後仍悄悄成立。以往,一個教學課程,由草擬編撰至推出予公眾諮詢,通常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時間,並且有兩至三輪的諮詢。然而,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由小一至中六級的課程,竟在半年之內完成洋洋近300頁的課程諮詢稿,更沒有表明有多少輪諮詢,不禁令人萬分質疑:如此急就章完成的課程,究竟能否回應之前的社會爭議,又能否充分檢視現時的公民教育發展,作出與現存各個課程相互配合的安排;甚或是否尊重現行的多輪諮詢機制?現先集中「國民教育」部分評論。


首先,課程名稱放棄了以往一直沿用的「公民教育」或是「公民科」,已反映了對於課程在實踐公民教育的倒退。事實上,就是在課程文件中,也明確指出現今世界各地(包括中國國內)正在推行的都是更廣義的「公民教育」,而非狹隘的「國民教育」(諮詢稿頁13),但是,整份文件卻沒有解釋「捨公民教育」「揚國民教育」的原因,只是在委員作口頭解說時,不斷強調廣義的公民教育內容,如培養學生建立如人權民主等的普世價值,仍是課程的目標;並且一再強調老師不用迴避如六四 等的敏感問題,似乎要告訴大家只是文字遊戲,實質上沒有分別。


「國民教育」的保守特質


然而,當細閱課程內容時,卻發覺這個說法刻意淡化了「國民教育」的保守特質。整個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課程分為五個範疇,分別為個人、家庭、社群、國家及世界,每個範疇均定下了一系列要培育學生發展的價值觀和態度。然而,民主、自由、人權等普世價值,是歸納在世界公民的範疇之下;相反,國家公民範疇下的價值觀與態度,竟是欣賞、理性、團結、包容、愛國心等等,都是一些不包括普世價值內容,卻是服從性的、妥協性的態度,不禁令人恍然大悟:原來「國民教育」就是不以普世價值的價值觀去思考國家問題!


其實,早在1998年,中一至中三級亦已經編訂了「公民教育科」的課程,「國家民族社會」當然是內容之一,整個課程內容,是由家庭至國際社會由近至遠去學習及認識不同的公民身分與責任。


而2009年實行的高中通識教育科包括了現代中國的單元,整個科目的性質是包容而開放的:


通識教育科採用議題探究的學與教方法,鼓勵學生獨立學習以追求知識,並對新的事物持開放的態度。透過探究與本課程主題相關的議題,學生可以學習找出不同主題和學科之間的聯繫,以及了解知識的複雜內涵和組織……


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評局 (2007)


《通識教育科 課程及評估指引(中四至中六)》,頁三


可是當我們再看現存於教育局課程發展範疇內的「國民教育」,其定義卻是相當的狹隘:


自回歸祖國以來,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國民身分認同,便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政府的既定政策和首要任務。教育局一直致力鼓勵學校從「加深對國家認識」、「培育對國家情懷」及「實踐對國家承擔」三個層面入手,為學生提供整全的國民教育學習經歷……


(摘自:教育局網頁:德育、公民及國民教育──國民教育)


再看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課程如何將上述定義化為學生學習的目標時,只看到低層次的認知與認同,卻缺乏了批判與普世價值的建立:


以孕育家國情懷為中心,樂於了解國情,包括:自然國情、人文國情、當代國情和歷史國情。通過有系統的國情學習,引領學生探討國家發展的機遇與挑戰,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斷。藉此讓學生培養國民素質,提升國民身分的認同,並繼往開來,既能傳承中華文化,亦能對於國家發展有所承擔,願意為國家及民眾謀福祉,加強和諧團結、關愛國家民族的情懷,成為了解國情、關愛社群、樂於承擔、敢於創新的國民。


(摘自:諮詢文件,頁18,國家範疇的學習目標)


反而是在世界範疇的學習目標才提及了批判思考各普世價值,但卻還要「兼顧國情」。課程對學生的思維發展,可說是步步為營!


世界範疇的學習,旨在引導學生認同自己亦是世界的一分子,能從世界角度思考問題,尊重多元文化,關注全球共通議題,進而積極履行世界公民的義務,締造和平、公義、可持續發展的世界。學生亦會建立批判性思考,在面對具爭議性的普世議題時,能持世界公民的視角,同時亦兼顧國家國情,以理解問題,並作出情理兼重及務實的判斷。


(摘自:諮詢文件,頁20,世界範疇的學習目標)


此外,課程文件中的國民教育教材舉隅,討論的例子都是非政治化的經濟社會文化議題,如國旗國歌的認識、客家文化的交流活動等,即使是社會議題的討論,如汽車業及高速鐵路的發展,分析的角度卻仍是傳統的宏觀的、大國家、GDP導向的焦點,然而,即使是早前香港本地就高鐵的討論與思潮,已更多地從每一個受影響的人的角度、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去分析。由此可見,課程中的「國民教育」仍傾向重集體輕個人,缺乏人文關懷的精神,對於國內人口大多數的黎民百姓,如農民、農民工、弱勢人士(如上訪者、維權者等)傾向視而不見。


缺乏人文關懷精神


再者,公民教育包含多元的身分反思與教育,例如,即使我們作為中國國民,但在思考不少社會議題時,例如資源的開發(應否廉價買入緬甸的木材,換取我國山林的保育)、或是自由人權的事件(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)上,不可能捨棄「世界公民」的身分去思考與抉擇。另一方面,香港人的本土身分認同,一直與國族身分認同相互拉扯,雖然內地經濟急促發展,亦未能大幅收窄。如果以為是「國民教育」力度未夠,未免太天真太傻。相反,唯有讓新一代掌握多元公民身分的分析工具,明白多元身分不必相互排斥,同時批判可以愛國,才是真正有利香港及國家長遠發展的公民教育方向。


我們原有的「公民教育科」、「通識教育科」,其實早已包含了更開放包容,視野亦更開闊的公民價值教育。現在,是否要將狹隘的「國民教育」,進一步塞進每一個中小學的課室裏?放棄讓我們的年輕人,繼續作為國際城市全球公民的一分子?


培養虛偽犬儒機會主義者?


如果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」真的要證明課程是有包容性的,「國民教育」其實等同公民教育的話,請教育局在提供的教材舉隅中,敢於以六四事件、處理維權人士等等反映中國政治及社會發展問題的事件為議題,展示如何培育學生積極面對中國的問題,從而思考解決方法積極推動國家進步。


如果「國民教育」的目的,是要培養一批可以讓當權者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狹隘民族主義者,還是要培養一批虛偽犬儒只懂揣測上意的機會主義者?這或者是短期「維穩」的好方法,但對國家的健康發展以及人民素質的提升,又有何貢獻,香港要走這條路嗎?


作者是中學通識科教師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